距今20多年前线上串流还没出现、MP3海啸还没袭击而来的那个年代,对穷学生来说最潮的科技产品就是CD随身听,另外还有富家子弟才玩得起的MD。那时台湾CD随身听有几个常见品牌,Panasonic、Sony,还有从卡式录音带走过来的Aiwa爱华。现在这些一线品牌CD随身听早就停产,造成品项好、功能正常的CD随身听价格不斐,听惯了串流音乐回头看CD随身听这老玩意还是有种莫名的魅力。今天要看的产品是个超过20年的老骨董,看看当时的「尖端科技」与设计潮流有哪些特色。

CD随身听潮点 冷光、线控、圆机薄型设计

大约90年代中期CD随身听逐渐普及,到了2000年左右,那个我高中的年代不少同学都人手一台。当时手机才刚兴起,CD随身听是学生手边最有代表性的科技产品,手机跟随身听有些科技潮流元素倒是相当同步,就像是那Ericsson T28冷光萤幕。冷光照明是当年手机跟CD随身听常用的设计,早期液晶萤幕都是用黄光之类的光源,后来推出蓝色、绿色的冷色调光源特别有科技感。起初这些冷光照明都只有用在线控上,后来有些机种连随身听本体都用上冷光,冷光是个那时判断随身听潮不潮的指标之一。

除了冷光之外,刚刚讲到的线控也是个厂商爱玩的卖点,早期卡式随身听控制介面都在机身上,如果随身听放包包内要选歌、调整音量都很麻烦,因此厂商推出了线控模组。线控模组上有小液晶萤幕、音量键、快转倒带键、照明键外,通常还有个夹子让你夹在背包或是领口。随身听要先接上线控,再将耳机接上线控来使用。你就可以把随身听放书包,线控夹在胸前要调整音量、看播放资讯或选歌都很方便。线控最初都是方形设计,像我用的Aiwa XP-V54就是方形线控,后来还有很多圆形甚至跟MD相同的细棒状线控都是当年的流行。

这台Aiwa XP-V54我记得算是当年「相对」平价的机种,设计与体积都较中庸,后来不少CD随身听都标榜薄型设计且采用圆形机身看起来相当俐落,Sony后期有不少产品都采圆机身设计,还有Walkman商标在选购时也有不少加分作用。但多数人买的平价机种体积大多较大,经典的代表应该是Panasonic SL部分机种那种蚌状造型,后面放CD前面有个液晶萤幕与按键区,应该不少人都曾拥有过这系列的产品。

▲Aiwa是早期卡式随身听的一线品牌,到了CD随身听时代依旧有不少支持者。这台Aiwa XP-V54购入时间约在2000年左右,已经是个23岁的老东西了,至今依旧可以读片、线控也可以正常使用,就是带了点岁月的痕迹。

▲当年CD专辑对学生来说要价不斐,至少都要300元起跳,如果是日本航空版专辑更是2倍起跳都有可能,反覆听着同样的歌似乎是那个年代都有的回忆。

▲机械感强烈的产品,按钮与转盘塞满机身,左边是Hold键让你播放时或是静止时不误触,右边音量采用旋钮设计,如果不接线控直接开到Max音量会非常惊人。

▲左边是线控介面,每家随身听的线控都不相容,甚至同厂牌的线控都不见得能共用。右边是防震开关,Aiwa称之为EASS是Electronic Anti Shock System的简称,直译为电子防震系统,各品牌的命名方式皆不同。

▲机身上大多有液晶萤幕与控制介面,这台随身听配置在正面外壳上方,另外也有不少产品采用蚌状设计,介面位于主机下方。以前觉得按钮很多,液晶显示越复杂代表功能越好,也是当年的设计风格。

▲线控接头各家都不同,坏了也很麻烦大多只能整机换新。

▲以前随身听线控百家争鸣,方形、圆形、飞镖状、棒状都有,而且按钮跟萤幕都塞好塞满,光是这个RC-V74线控上就有9个按钮或开关,光按这些按钮就能带来满足感。

▲说到线控就不能忘记提一下冷光照明,当时冷光正流行,随身听跟手机的照明一定要蓝色或绿色系,黄色灯泡光源早已落伍。此外,线控使用时可以看到目前电池电量相当方便,还能调整重低音或是重复播放等功能,上面还会有点状跑马灯。

▲线控按钮塞好塞满,常见的控制键都有,也有避免误触的Hold设计。

▲音量大概是线控最常用的功能,喜欢的音乐总是要开大声一点,另外照明则是要手动按下右边的Light键才会亮,没有什么抬腕显示这种高科技。

▲连顶端这小小的空间都要塞上2个按钮,让你快转或是回放,快转上还有个突起的圆点让你一摸就知道是哪个键。

▲别以为线控背面就没东西,这面也要塞个夹子让你夹在书包或是领口上,可别小看这功能,不仅实用而且也是表现个人穿搭的「不智慧装置」。

▲蚌状造型的随身听以Panasonic为代表,操作介面都在正前方与侧面,有别于在机壳上方的设计,这造型也是经典的CD随身听之一。图片来源:Wiki Trio3D

▲这面墙说明了Sony Walkman的历史,从早期卡式随身听到CD随身听,一直到MD时代。

▲早期Sony的CD随身听以Discman为型号,后来90年代则併入广为人知的Walkman。从外型上也可以看出从早期方正外观逐渐变成圆形设计,后期Sony随身听大多是圆机身。关于更多Sony Walkman历史,可以参考我们前往银座Sony特展的心得。

科技等级指标防震秒数 你的是10秒还是40秒?

那判断随身听好不好的指标是什么?年少无知时自然比的就是数字,那CD随身听上写的大大的防震秒数。CD读取时需要透过雷射头扫瞄,但扫瞄时很怕晃动,晃动会造成听音乐时「跳针」播放不连贯。

后来厂商利用记忆体做Buffer(缓衝),读取时预先储存一定量的音讯檔,可避免跳针造成不连贯。而记忆体大小、压缩比与防震秒数自然会有关连性,这也是各厂牌的特色,用的名称也不尽相同,Sony叫做ESP、Panasonic用的是Anti-Shock Memery、Aiwa则是EASS(Electronic Anti Shock System),但大多在机身上会有个明显的数字告诉你这随身听的等级。防震秒数最常见是10秒,后期好一点的机种大多是40秒。

你可能会问开启防震音质会比较差吗?这要看随身听在Buffer时檔案压缩比例高低而定,举例来说Panasonic SL-CT570有10秒与40秒防震设定,音质压缩比例不同因此可以视情况选择要高音质低防震秒数还是低音质高防震秒数。普遍而言开启防震音质大多会较差但能不能听出来又是一回事,毕竟当时大多用的是便宜的耳机就算有差可能也听不出来。

▲小时候我们怎么分辨CD随身听好坏?机身上大多会有显眼的秒数代表防震等级,从数字来看多少不会错。另外那时各家随身听都很爱贴上大面积的功能标籤,而且都很难撕。

▲小小的液晶萤幕上可以显示的资讯还不少,左边有EASS防震、电池电量,中间有播放资讯与随机选取功能,右边还有DSL重低音显示。

▲功能开启后会有个外框把文字圈起来,这台随身听的重低音我觉得开1檔还不错可以强化部分效果,开到2檔就有点太多,但我多数还是关闭DSL听歌防震也都关闭,「体感上」音质会比较好。

电池续航力不错 外出还要带CD包

当时的CD随身听即便开防震,用个2颗3号碱性电池也能用个10多小时没问题,后来还有些厂牌如Panasonic推出扩充电池座,让你多外挂2颗3号电池增加续航力。只不过横竖都是要多带电池了,干嘛还要帮随身听挂个尿袋增加体积我始终想不通。

相较于多带电池出门,CD我觉得反而是更麻烦的存在,除非你是烧录的盗版音乐,否则CD专辑内大多只有12首左右的歌,要整天听同张专辑也不太现实。于是不少人会买CD包多带几片CD出门,或是像我随便用个不织布CD活页带着就走,但这样装来装去除了刮伤外也常被人借走自己就忘了,某天打开原本的专辑的塑胶盒才发现CD不在里面,这些都是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共同拥有的回忆。

说到专辑,那时音乐专辑也真的贵,90年代CD专辑大多要300元至350元左右,对于吃个饭都要斤斤计较的学生来说也是笔开销。因此不少二手CD店就此而生,小小的店面架上塞满各种CD,你除了可以去买二手CD外也能把你的CD卖给店家,当然一来一往价差不小而且有刮伤就要扣钱甚至不收,但对于一些想多听不同音乐的朋友也不失是种管道。

▲只要2颗3号电池就能撑个10多小时,那时候虽然也有充电电池但电力少且衰退快,大多还是会买碱性电池来用。

▲随身听可以外接6V电源来用,但这辈子从来没用过这功能,都叫做随身听了接变压器来用像话吗?

▲品项好、功能正常的CD随身听比日本压缩机还稀少,妥善保存至今也是能卖个好价格。当年Panasonic很常看到这种外挂2颗电池的设计,另外线控造型也相当特殊。图片来源:淘宝

乍现的顶级随身听MD与MP3海啸

到了2000年左右有些家境较为富裕的同学开始使用Sony推出的新随身听「MD」,颇有重量感的正方形方盒代表着潮流,我那时始终搞不懂MD的音乐从哪来买来,只知道MD随身听非常贵,而那长条形的口香糖电池、方型的高容量MD片一度让我觉得时代进步真快,我手边的CD随身听真是落伍。

就在MD出现在我们目光前没多久,MP3海啸就席捲全世界,听歌早已舍弃什么CD,那时要听音乐找同学或是宿网内传一传要什么有什么,CD随身听逐渐被人们淡忘也包括我在内。直到20多年后看到Netflix日剧First Love才想起好像有台随身听在老家抽屉深处,我也有那张宇多田光的First Love专辑。找出这台20多岁的CD随身听后,决定替它写篇文章纪录那段过去,以及我们曾经历过的共同回忆,你抽屉深处是否也有着令人怀念的老伙伴呢?

▲CD随身听已经在MP3海啸之后消失于历史中,但它也曾在科技史写下重要的一页,黑胶、底片都败部復活了,何时轮到CD随身听呢?

延伸阅读:

骨灰谈:线控、冷光液晶、防震秒数CD随身听三宝 你的CD随身听是哪牌?
Netflix影集First Love初恋里面的怀旧事物总整理 你曾爱不释手的手机、游戏、漫画到青春与大事件
银座Sony Park Walkman 40周年特展巡礼;找寻属于你记忆中的那款令你感动的Walk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