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海洋生病了? 渔业生态严重沉沦

【GRi草根影响力新视野╱记者林旻柔】

台湾的海洋生病了?即便海巡署海洋巡防总局最近极力扫荡中国渔船,但两岸渔船过度捕捞的现象,早已让台湾常见如白鲳、红目鲢、鮸鱼等渔获量大减。根据《今周刊》的调查发现,台湾的渔业及海洋生态已经岌岌可危,除了因过度捕捞而让捕获量大减外,不良的制度更让渔民铤而走险或另谋他就,显见台湾的渔业经济,已面临空前的危机。

过去,在台湾办桌请客时相当受欢迎的白鲳鱼,1995年时还有6,978公吨的丰收,到了2013年,却几乎挂零;在海鲜店非常受青睐的红目鲢,在1996年时还有7,386公吨,之后逐年下降,到了2013年,渔获量也几乎为零。专家甚至指出,海洋总体状况如果再不改善,2048年我们真的可能会没有野生鱼类可吃。

具有专业权威的海洋健康指数(OHI) 最新排名指出,针对全球236个经济海域的调查,台湾仅得54分,远低于全球平均67分,世界排名199,比中国的150名还差。影响海洋生态甚鉅的渔业究竟出了什么问题?首先,被渔业署列为渔业保育重点政策的「休渔」补贴,在历经多次放宽奖励门槛后,只要渔船每年不出海作业天数达90天,即可领取补助。然而,根据监察院调查,台湾未满一百吨的渔船出海天数未满90天者,比率高达55%;过宽的奖励门槛,让超过半数的渔船,可以轻易的领取补贴,渔民的捕捞行为根本无需改变,不仅对渔业发展毫无帮助,还形成严重的浪费!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非法捕捞的渔民背后,甚至有政商界的护身,他们并以暴力的方式警告其他人不要告密、阻挠;不愿同流合污的渔民,几乎已到无鱼可捞的绝境,要不就学着电鱼、炸鱼,不然就是得要转行了。

此外,海洋公民基金会理事表示,现在不少台湾渔船出海,已经不再捕鱼,竟然改卖油、卖冰给中线附近的中国渔船,几乎成了「后勤补给」。渔业生态的崩解,逼得想继续讨海的渔民,不得不铤而走险。在岸上一桶4,000元的柴油,到了海上竟可开出6,000元的高价,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乃是台湾与中国的石油价差及本地的油价补贴所致,低买高卖的高利诱惑,让渔民顾不得道德良心及法律的牵制。另一方面,中国渔船也趁此将捕获的杂鱼卖给台湾渔船,但有专家指出,虽然那些杂鱼看似新鲜、便宜,实际上却可能掺入有害物质,卖到台湾市场后,恐危害民众的健康。

台湾的海洋生态崩坏、渔源日渐枯竭,解决良方其实可参考阿拉斯加的作法。阿拉斯加的渔业有上百年历史,但因鱼罐头业的扩张导致过捞,因而使鲑鱼的渔获量狂跌,当地政府决心整顿,将「鲑鱼保育」列为立州的核心,并将「鱼群为全民共同财产、永续管理方式、禁止渔业专有权」等永续概念写入州法中。阿拉斯加建立一套严格的SOP,从渔船出发前,便在船上安装监控系统,以随时监控船隻行踪,此外,船长也必须纪录渔获履历、并将渔获供科学家采样,随船也有2位观察员监督把观。(参考资料:今週刊)

阿拉斯加严格执行「海洋永续」的措施,使其由渔业灾区翻身为高檔鱼王国;反观台湾,当前海洋生态、渔业经济正快速向下沉沦,主管机关应尽速修定渔业管理制度、严格执法,奋力扭转现况,以使渔业发展回归正常轨道。否则,台湾不仅离海洋永续愈来愈远,未来民众要吃到新鲜海鱼,恐怕只得靠进口了。

关键字:海洋健康指数(OHI), 海洋永续, 渔获, 过度捕捞, 阿拉斯加